国家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 哈工大沈世钊院士的爱国奋斗故事

【作者:吉星         编辑:哈工大(威海)校友办    录发布时间:2018-11-13

沈世钊院士常说,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对旧社会的苦难有着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回忆中国的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苦难深重;每当想起、说起这段历史,总是情绪激动;所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家那种兴奋的劲头是无法形容的。虽然当时国家一穷二白,但大家干劲十足,一心一意要为建设新中国建功立业。

建设新中国需要“科学强国、工业强国”,为此1950年从嘉兴中学毕业后,不满17周岁的沈世钊选择了读工科,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交通大学土木系录取。后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1952年他转入同济大学。1953年,正值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沈世钊和他的同学们提前一年大学毕业。怀着“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信念,大学毕业后的沈世钊作为师资研究生,满怀欣喜地从上海来到哈工大,开启“国内留苏”的学习生活。

在结束为期一年的预科学习之后,沈世钊顺利通过俄语关,开始师从苏联著名木结构专家卡岗教授继续深造。卡岗教授来自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是苏联著名的木结构学科带头人,十分看重沈世钊的人品和才学。沈世钊原本计划毕业后回南方工作,但卡岗教授希望他留下来给自己做助手。同时,学校也希望他能留校从事木结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我说行,没问题!”回忆起这段经历,沈世钊笑着说:“很简单,当时我们这一代人都差不多,服从组织分配,国家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一句简单的回答,就是一辈子扎根哈工大、扎根祖国北疆的承诺。就像校歌里唱的那样“忠诚和报效是我们的选择”,此后沈世钊铭记重托、艰苦创业,一心一意、尽己所能和大家一起把哈工大这所“既有历史、又是全新的学校”建设好。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哈工大急需壮大教师队伍,像沈世钊这样的青年教师留下了很多,所以当时学校整个氛围都是生机勃勃的。到1957年,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几乎承担全部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教师队伍已经有800多人了,校长李昌称之为哈工大的“八百壮士”。这一年,沈世钊24岁。



“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概念清楚,语言精炼。”沈世钊善于总结思考,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他从卡岗教授、王铎老师、王光远老师等教学能手身上提炼出了“教学规格”。而为了苦练“教学功夫”,从第一节课开始,他就花费10多个小时来备好每一次课。在沈世钊看来,哈工大“八百壮士”的敬业实干精神和“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是一体的;而所谓“八百壮士”精神,也就是当时形势下的爱国奋斗精神。

留校后,除了教学工作,沈世钊完成的第一个项目是关于“木屋盖纵向刚度”的研究。这期间,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合理评价木屋盖空间刚度的系统理论和方法。这一创新理论,结束了上世纪60年代初国内学术界在这方面的长期争论,为木屋盖及其支撑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