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王”教授的别样人生

【作者:章笑荷         编辑:哈工大(威海)校友办    录发布时间:2019-04-30

在哈工大校园里,多年来伫立的一个寓意“知识就是力量”的球形雕塑,早已成为师生眼中最熟悉的“风景”,也成为哈工大校园的一个文化地标。

也许年轻的学子们并不了解,这个球形雕塑所采用的无模液压胀形技术就是曾获国际博览会尤里卡发明金奖、对100多年来球罐制造技术产生根本性变革的一项重要技术。而这项技术的发明人,就是哈工大“八百壮士”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球王”的王仲仁教授。

王仲仁是我校锻压学科带头人,1955年由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轧钢专业毕业后来到我校研究生班轧钢专业跟随苏联专家学习,195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因学科调整到锻压教研室,在我校锻压学科发展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曾任全国锻压学会理事长及国际塑性加工学会常务理事。塑性加工行业著名期刊《材料加工技术》于2004年出专刊祝贺王仲仁70岁生日,可见其在国内外塑性加工领域的学术地位与影响,而他更因在球罐加工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而赢得了“球王”美誉。


“球王”结缘北京亚运

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个秋天,北京亚运圣火燃烧在亿万人民心中。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位于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田径场东侧的一个新颖别致的艺术造型,蔚为壮观,十分令人瞩目。

这是一个直径4米、重3吨的橘红色大型钢铁艺术造型。从远处看像一轮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从侧面开口处看像一枚点燃的火箭即将腾空,从背面看又像一个鲜艳丰硕的桃子透着成熟的诱惑。

这个别具一格的精美造型,采用了一种新的工艺——无模胀形技术。这在世界球罐加工技术上成为首创,而发明人正是王仲仁。工业用球形容器,俗称球罐,具有表面积小、承压高、用材省、重量轻、热导低、制造成本低、组焊周期短、占地面积小及维修简便等特点。因此,在石油、化工、冶金、航天、核工业、城市液化气能源、远洋贮运、轻工、城市设施及城市建筑等领域被广泛采用。以往球罐制造均采用在压力机上用模具将平板加工成球形壳板,再由球形壳板组装焊接成球罐的工艺。王仲仁发明的这项“球形容器无模胀形新工艺”从内部加压使多面壳体变成圆球,既不需用压力机,也不需用模具。

这项技术发明是对100多年来球罐制造技术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在我国和世界球形结构及球形容器的设计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曾荣获第36届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尤里卡发明金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目前,先后采用该技术制造的液化气球形储罐、压力供水罐、球形供水塔等十余套设备,运行状况均良好。此外还采用该技术制造了青岛市“五月的风”、哈尔滨博物馆广场艺术球及哈工大校园内的尤里卡球等多个大尺寸球形装饰。

“球王”教授走向世界舞台

金色的秋天。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来自32个国家的40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第四届国际塑性加工会议在这里隆重举行。主持会议的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锻压学会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王仲仁教授。

主持如此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我校教授中他还是第一位。 

——这段文字摘自1993年的《哈工大报》。因为王仲仁在我校成为首位主持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的学者,曾多次采访王仲仁的时任校报记者马洪舒专门采写了这篇题为《“球迷”教授站在国际讲坛上》的报道。

在今天看来,哈工大的教授主持国际会议似乎已不算什么新闻,但是在20多年前,不仅在哈工大,即使是全国,中国学者主持如此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也不多见。1990年,第三届国际塑性加工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当中国代表团团长王仲仁郑重表示要办好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会议时,不仅外国人怀疑中国能否有能力办好这次会议,连部分中国人也认为并不具备条件。

“塑性加工”是一种加工工艺手段,也称作“锻压”,源于我国商代。先以农具和兵器为代表,在我国古代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岁月的推移,不仅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庞大的、数以万计的锻压从业人员队伍,而且对世界塑性加工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王仲仁多年从事塑性加工理论、超塑成形与回转加工研究,提出许多新的见解。他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塑性加工理论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国际塑性加工届享有很高声望。

1993年,被誉为塑性加工行业“奥林匹克”国际盛会的第四届国际塑性加工会议不仅在北京举办了,而且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400多位代表中,外国专家学者201名,其中很多来自美、日、德、俄等国家的学者都是国际知名的一流学者。他们对这次会议的成功表示赞扬和满意。王仲仁在大会报告中介绍了我校和中国在超塑成形、无模胀球、连续挤压、回转成形等方面取得的国际水平的成果,在中外学者中引起热烈反响。

更令王仲仁高兴的是,当时一批风华正茂的博士和硕士都在大会上作了报告,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亮了相,而今早已成为塑性加工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

“球王”的航天情缘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神州大地一片欢腾。这一天,中国首次发射成功载人航天飞行器,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一天,对王仲仁来说,同样意义非凡。“十年磨一剑”,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也饱含着他和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设备,是为实现宇宙飞船和航天地面模拟太空环境实验和训练所用的大型真空容器,也就是航天人和哈工大人熟知的KM6工程。这是发展航天技术不可或缺的核心实验设备,被称作“人造小太空”。王仲仁正是KM6工程的总工程师。从工程竞标到工程实施,从通过抽真空实验到“神舟五号”遨游太空,王仲仁的心始终与KM6相伴。

“KM6工程”实施现场在北京西郊圆明园附近。这是在一栋高达40米的厂房内矗立起的一个20多米高、由三大容器组成的庞然大物。整个容器高达22.4米;最大的主容器为立式圆柱形,内径长12米;最小的试验舱容器为卧式圆柱形,内径5米多。此外,容器内有挂块、隔板、导轨、筋板、消音管等,安装太阳模拟器的隔振平台和各种大大小小管孔及法兰组件几百套。这个总重量数百吨的庞然大物消耗各种钢材近千吨。

KM6这样重大的工程项目,此前国内从未有人搞过。王仲仁回忆说:“承接KM6工程项目,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我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的实力,抱着对国家负责、誓为载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态度下定这个决心的。”凭借王仲仁在相关压力容器工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他的合作伙伴核工业23公司在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中的辉煌成绩,以及哈工大领导、各院系教师的大力协作,工程终于落入哈工大。

工程技术中的难题,主要是直径12米的法兰盘怎么搞?一种方案是在工厂做好后运到现场。这就要在沿途砍掉几百棵树,并且要把沿途桥梁加宽、加固。王仲仁提出的方案是在工厂进行粗加工,现场精加工。最后,12米的大法兰盘在工厂粗加工后被分割成几部分运到现场,再以哈工大高超的焊接工艺成功组合。最终,这个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位置的KM6工程仅用几千万元就拿了下来,工程造价只是国外同类工程项目费用的十分之一。

1997年4月,KM6工程主辅容器进行抽真空试验,真空度比设计要求超出一个数量级,达到国外同类设备最高水平。KM6真空容器如此庞大,竟然一次成功,令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谈到高质量地完成KM6工程任务,王仲仁说:“搞工程和搞科研完全是两码事。科研是探索,允许失败;而工程只能是一次性成功。我为KM6工程没有耽误我国载人航天进程而感到欣慰,也为自己在其中发挥了一点作用而自豪!”

“球王”先生

王仲仁从教数十载,桃李遍天下。不知从何时开始,学生们都习惯称王仲仁 “先生”。在一届又一届的弟子眼中,“先生”不仅是学术上的导师,更是做人做事的楷模。

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王仲仁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方法。“很多研究生是从本科直接考取的,仍然习惯于本科时的学习方法,大小事情都等着导师定,这种‘抱着走’的方法必须改变。”

王仲仁认为,“抱着走”永远也培养不出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作为导师,要学会“导而不抱”。首先就是在选题上导好向,再就是在主要途径上导好航,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干劲。“钱学森先生来哈工大作报告时,讲到跟导师学最主要的是学习方法,因为知识在书本上就有,到处可以学,而可贵的是要学习方法,学会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独立工作。”

王仲仁十分重视方法:“作为方法,辩证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学习与运用辩证法,使王仲仁受益匪浅,他的很多创新都来自辩证的思维。如KM6的大法兰加工是“以小干大”,即用小的多功能动力头代替大机床;无模胀球是“以液克固”,即液体使固体变形;亚洲唯一的FL9高雷诺数大型增压风洞收缩形体成形是“以柔克刚”,即用较软的弹性材料使钢板变形。他更是把这种思维方法运用到了培养学生中,引导学生学会安排总体计划与近期实施进度,正确处理科研中遇到的困难与寻找突破口,敢于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的同时也要倾听不同意见、取长补短……

在研究方向上,王仲仁认为,一是要考虑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二是要考虑在学科上有足够容量,允许一定数量的人进入创新之门。也就是说,选题方向不能面过窄、太偏、不新。“如果说我和我的学生们发表了较高水平的论文,做出了较好的业绩,回想起来可能与我不把自己的业务活动范围限制过窄,也就是不寄望于成为特别尖的‘专家’有关”。的确,王仲仁不仅搞理论研究,又干实际工程;不仅写教材,又编手册和《农村锻工》之类的实用图书;不仅搞国外新工艺的推广,更着力于创造新成形方法;不仅因科研成果突出而取得一项又一项的奖项,又善于抓住一些项目进行成果转化;不仅采用国外的应用软件,又让学生独立编写软件……“人走路总是靠两条腿交替前进,不能单腿蹦。”

毕业多年的学生赵瑞民在《吾终生的良师益友》一文中写道:“在校期间,王先生未到不惑之年,正值壮丽年华,英姿勃发。在讲台上、实验室里,他循循善诱,十分善于知识与方法的传授;在操场上、在节假日,他经常和我们在一起;在大直街的地下防空洞里挥锹挖土;在一汽、哈锅的生产车间里焊接、冲压;在鸡西军训场上打靶、拉练,都有王先生和我们在一起的身影……”

“球王”其人

王仲仁喜好品茶、听交响乐、打篮球和打太极。生活中的王仲仁谦逊儒雅,在工作中头脑灵活,敢想敢干,骨子里又是个很讲原则、刚直不阿的人。

王仲仁说,中国人要自尊自强,只有努力做出高水平成果,为国争光,才能真正自强自立。“我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一次重要的会议包括国际性的展览,其实就是一次评比会,看谁在学术上有了什么新的进展,在应用方面取得了什么新的成果。只要处于某一领域的领先地位,特别是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都会被投以敬佩的目光。”出国学习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做好中国的事情,为人类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为中国人争光。

在逆境中,王仲仁总是能笑对一切,善于把逆境化为机遇。“文化大革命”期间,老师们被迫去烧锅炉,王仲仁很快从另一个角度觉得这是接触新事物的一个机会。为了使煤燃烧得更好,他自己设计并参与制造了碎煤机。碎煤机的锤头是高锰钢,上面铸有一个孔,尺寸不准,又很难通过机械进行加工,王仲仁就用冲头整形办法,把“锻压”给用上了。后来“备战备荒”,他们又被安排去制砖。用手工脱坯太累,他们到制砖厂一看制砖机,横截面一次切十块砖,功率220KW,实在做不起。王仲仁就自己设计了一台一次只切一块砖的小型制砖机,与参加劳动的焊接教师们亲自动手制成,效果很好,功率还不到22KW。

他还带领教研室的老师编写了中国第一部锻压方面的工具书《锻工手册(上、下册)》,于1976年出版,共162万字。参加编写的单位有全国的工厂、设计研究院、大专院校等35个单位,提供资料的有100多个单位,参加审查的有55个单位。这套巨著收集和总结了当时国内外最新的、最实用的锻压先进技术与资料,对推动我国的锻压技术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王仲仁就是这本工具书的主编。而后,他又根据国内外技术发展牵头主编了344万字的《锻压手册·锻造卷》,并于1993年出版,后又经过修订,于2002年重新出版;2008年和张凯峰教授共同主编的第三版出版。

王仲仁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曾被评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培养39名博士,主编《塑性加工力学基础》《省力与近均匀成形》《王仲仁文选》等17本著作和教材,发表论文300多篇。王仲仁认为,一流大学的学术带头人不应该满足于在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而应将碎片化的论文凝练成系统的理论由国际著名出版社用英文出版发行。他与弟子胡卫龙、苑世剑及隔辈弟子王小松共同编写的《工程塑性理论及其在金属成形中的应用》由世界第三大学术期刊出版商Wiley出版社在海外出版发行。

“球王”教授

王仲仁尤其重视创新的作用。所谓创新,他认为有两类,一种是革新,另一种是发明,前一种是小的进步,后一种是带有突破性的。他说,很多人都在搞革新,生产上的改进、论文中的新结果都属于这一类。表面上看创新是出于“灵机一动”,实际上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思考,在脑子里作了多少次模拟,可能是在成千上万次的模拟中只剩下一两个可行又实用的方案付诸实施,在此基础上再改进。

王仲仁总是强调,创新必须以实用为目的,即必须务实。即使理论上的创新也无非是使其应用更方便、更快或说明的问题更多。当然,务实的另一层意思是指要重视业绩,不过分看重职务、职称及头衔的高低及其获得的先后,前者自身能尽其力,后者需要一些机遇,不可强求,他常用这个观点劝导并鼓励年轻人,要坦然面对这些,并坚持不松劲,把工作做得更好。

2019年4月25日,王仲仁教授与世长辞,享年85岁。

Document